跳转至

美国电网对BEP的脆弱程度有多高?

美国电网对EMP攻击的脆弱性

冷战虽以苏联的解体告终,但核战争的威胁从未真正消失。
相反,它就像一只换了斑点的豹子。
以前的豹子致力于大规模破坏和杀戮,而这个新版本的豹子则是一个更具选择性的杀手。
它不直接夺走生命,而是剥夺了现代文化中支持生命的大部分手段。
这里所说的新攻击就是EMP攻击。

随着核战争格局的变化,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不再是横跨海洋的数千枚导弹,而是精心设计的少数武器,旨在发动最有效的攻击。

部分原因是当前核风险的来源。
我们现在不再是对抗已经不存在的苏联,而是与那些核武库极其有限的不太富裕的国家对抗。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不是在说国家,而仅仅是只能制造一个小型核装置的恐怖组织。
对他们来说,要想获得最大的效益,就必须考虑EMP攻击。

然而,这些新敌人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
虽然他们可能无法在一瞬间将整个城市化为灰烬,但他们能够同样迅速地摧毁我们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电网。

美国电网能承受多少?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每四年对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发布一份国家成绩单。
最新的成绩单于2013年发布,给我们的整体基础设施打了D +。
其中,能源部分也得了D +,原因是我们的电网老化,以及缺乏新的发电厂和炼油厂投入使用。
这里所说的电网,既包括生产电能,也包括在全国范围内分配电能的手段。

EMP的三阶段攻击将彻底摧毁爆炸视线范围内的任何电网部分。
如果爆炸发生在该国中部足够高的地方,它将使除东西海岸以外的所有电网瘫痪。
如果爆炸发生在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DC),这更有意义,它可能会使密西西比河以东所有人的电网瘫痪。
那是我们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国家的政治和金融中心所在地。
让这两个城市停止运转,将使该国大部分地区陷入停滞。

之所以说它是三阶段攻击,是因为在大气层上方的一次核爆炸实际上会产生三个能量脉冲来攻击电网。
可能经受住第一脉冲的电网部分会被其削弱,然后很容易被下一个脉冲摧毁。

EMP攻击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爆炸必须发生在大气层上方,这样爆炸的所有能量才能保持为电磁能量,而不是转化为冲击波。
如果爆炸发生在大气层内,爆炸的力量将被转化,大大减少产生的EMP。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意味着核装置必须由相当复杂的导弹投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发射了能达到12万英尺(约36576米)高度的气球,这个高度已经深入平流层,大致是EMP爆炸所需的最低高度。
虽然设计和制造能携带这样高度有效载荷的气球是一个技术挑战,但它远不及设计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技术挑战。

EMP攻击后的百年前生活

这样的攻击造成的破坏将远远超出我们的电网。
电磁脉冲还将摧毁几乎所有电子设备,从收音机到计算机。
唯一可能不会被摧毁的电子设备是简单的设备(如导体长度非常短的电子设备),前提是它们在EMP袭击时关闭并拔掉插头。
当然,如果没有电,它们也将毫无用处。

EMP的影响将严重削弱我们社会在各个层面运作的能力,包括工业、商业、教育和政府。
唯一还能正常运行的可能是一些在电子防护设施内的政府和军事计算机。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政府能够提供灾害救援和援助是不合理的。
政府部门所依赖的计算机和系统将会出现故障。

这不仅会影响政府,还会影响所有类型的企业。
就好像这个国家瞬间倒退回100年前,而且没有任何时间为这种生活方式做准备。
我们计算机中存储的所有数据,我们都依赖的数据,都将无法获取。

虽然政府对EMP攻击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尚未开始实施必要的变革,这些变革将使我们能够在EMP攻击下生存,并将对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所以如果发生EMP攻击,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专家们一致认为,恢复需要一年时间来建造和更换所有损坏的设备。
当然,损坏情况可能会使这个时间更长,因为需要建造设备的公司可能无法正常营业。

一个严重的担忧是,如果恢复不能足够快地完成,或者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我们被迫在没有电子系统运行的情况下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多的设备恶化到无法修复的程度。

比尔·怀特(Bill White)为《生存百科》撰写了这篇文章。
比尔·怀特是《征服即将到来的崩溃》一书的作者,他曾是一名陆军军官、制造工程师和业务经理。
最近,他离开商界,到美墨边境做跨文化传教士工作。
自20世纪70年代冷战后期以来,比尔就一直是一名生存狂。
当时他决定,如果华盛顿决定按下核按钮,他就前往科罗拉多落基山脉。
虽然那些日子已经过去,但比尔当时获得的知识至今仍然有用。
他现在致力于教育他人了解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做好准备应对这些风险。

(注:EMP即电磁脉冲;ASCE是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BM是洲际弹道导弹)

引用:https://www.survivopedia.com/emp-attack-on-power-grid/
原文: https://www.tttl.online/blog/1736581291/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