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至

经济中的又一枚棺材钉

中俄协议:美国经济棺材板的又一颗钉子

本周,俄罗斯和中国签署了一项重要条约,这看起来是美国经济的又一颗棺材板钉子。
虽然不是首个此类协议,但该协议意味着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这两个国家都是美国的历史宿敌)之间的国际业务将不再以美元进行,而是使用各自的货币。

中国已经和日本有这样的协议,欧元对于使用它的国家来说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不过,这仅仅表明了世界对美元的看法。

一、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历史背景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元一直是世界储备货币和交换手段。
如果我们将那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看作是“最后幸存者的战争”,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现象了。
从经济角度来讲,美国确实是最后幸存者。
二战结束时,美国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经济崩溃的主要经济体。
其他国家都被战争的影响摧毁了。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当然输掉了战争,它们的国家和经济都沦为废墟。
此外,作为战争赔偿,胜利国(尤其是苏联)把德国的整座工厂都搬走了。
苏联在战争中也因战争而破产。
在战争后期,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战争物资。
也就是说,美国为他们提供了继续战斗的手段,苏联则提供人力,美国几乎提供了他们战斗所需的一切。
虽然俄罗斯是胜利方,但对他们来说这是一场代价高昂的胜利。

在某种程度上,英国是二战中受损最严重的国家。
在1945年美国参战之前,英国独自承担了大部分战争及其花费。
租借法案最初就是为了给英国提供战争物资而设立的,苏联只是后来加入的受益者。
虽然大英帝国在战后得以幸存,但代价是失去了其帝国。

在所有这些破坏之后,美国成为了地球上唯一可行的经济体。
我们花费了大约40%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战争,而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100%。
难怪我们的经济是唯一站着的,因为它是唯一足够庞大以支付那场战争高昂成本的。

这使得美国跃升为世界领导者。
我们成为了世界和平的保障者。
与此同时,美元成为了世界货币。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世界主要国家签署了一项协议,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将其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用于国际贸易。
尽管尼克松单方面终止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使该协议在实质上被废除,但该协议本质上仍然存在。

二、中俄协议对美元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会议签署协议时,美元成为了世界储备货币。
尽管尼克松的行动使美元成为了一种价值自由浮动的法定货币,但大多数国家仍然投资美元以保障本国货币的价值。
换句话说,美元仍然是世界储备货币,国际贸易需要它成为这样的角色。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再使用美元,而是开始使用本国货币,它们就不再需要将美元存在银行里。
这使得它们可以决定停止购买美元,转而投资其他货币。

由于美元的价值一直被这些持有我们货币的国家所支撑,当它们开始抛售美元时,美元的价值将会下降。
如果它们迅速抛售美元,其价值可能会暴跌。

问题是世界正在失去对美国的信心,特别是对我们的政治领导层的信心。
他们看到白宫里有一位总统在说谎,不坚持任何立场,并且一心想要摧毁这个地球上最伟大的国家。

多年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最大,占所有外国债务的26%。
这意味着价值超过两万亿美元(按照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数值巨大)的美国债务掌握在一个并非与美国十分友好的国家手中。
他们只要决定抛售这些债务,就能够摧毁我们的经济和整个国家。
虽然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抛售会对中国造成经济损失,但他们将赢得这场战争。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代价最低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相比之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每月花费约7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数额巨大),而且我们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如果中国发起第一场经济战争,他们有可能以低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的花费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首要经济体。

这是否是这样一场战争的开端呢?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
不管中国最终怎么做,他们采取的这一步骤只会削弱美元的力量和美国的经济实力。

(注:文中未涉及需要解释的地名、人名等专有名词的特殊情况,所以无相关注释内容。

引用:https://www.survivopedia.com/economy-coffin/
原文: https://www.tttl.online/blog/1736577567/
图书推荐